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198章 五子闹乌程,曲陵让袭封(2 / 2)

荀蕤一拍脑门,

说道,

“对啊,

你这么一说,

这个临淮公要不得啊?”

王羲之点了点头,

说道,

“这朝廷恢复临淮公继嗣的诏令,

不是还没下嘛?

你可以主动让贤。”

荀蕤点了点头,

问道,

“让贤?让给谁?”

王羲之说道,

“令远(荀蕤的字),

你忘了嘛?

我上次堵着你家的门大骂你们荀家的时候,

冲出来两个愣头青要干我?”

荀蕤一拍脑门,

说道,

“嗐,

你看我这记性堂叔馗早亡,

家父可怜他的两子序、廞年幼,

都收养在家中,

上次还不知情冲撞了逸少兄,

我怎么把他俩给忘了。

这个主意好,

既能让我得实惠,

还能再坑那些家伙一次,

再能让家父赢得让袭封的美名。

真是有点一举三得了。

到时候,

这临淮公又不是我,

那签的手书,

自然就不做数了。”

王羲之点了点头,

嘱咐道,

“你留个心思,

别让人抓住短处,

到时候一对质,

我认你,

这律法可不认。”

荀蕤摆了摆手,

说道,

“放心吧,

跟着你混了这么多年,

这点本事还能没有?

上次我就留了心眼,

当面都是严厉拒绝了他们的,

还把他们痛骂了一顿,

那些手书,

都是事后派仆役直接送到家里的。

他们就算来找我对质,

我也有说的。”

王羲之点了点头,

说道,

“那要是这次他们学得精明了,

非要你当面手书哪?”

荀蕤笑了笑,

说道,

“这次我就干脆先和他们讲明了,

上次拒绝他们,

是因为哪,

这临淮公的袭封诏令还没正式下,

不好提前给他们打掩护。

现在哪,

京城多事,

事情可能有变化,

我就劝他们哪,

最好再等等,

你们这边哪,

就多去催一催,

两边一挤,

他们就没时间考虑了,

会求着我给他们写的。”

王羲之满意的笑了笑,

说道,

“你都想到就好,

这说话可就要开始清收这些田产了,

你能躲还是躲一躲。”

荀蕤笑了笑,

说道,

“逸少兄放心,

我已经向姐夫周抚,

借了五百剑士,

谁敢来横的,

我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的横。”

王羲之这下算放心了,

说道,

“哦,

对了,

京城那边传来消息,

蓝田侯也会来插一脚,

你到时候避着他一点。”

荀蕤想了想,

问道,

“就是那个和煮鸡蛋打了一架的,

急躁老兄?”

王羲之点了点头,

荀蕤一撇嘴,

说道,

“我看哪,

还是劝他避一避我的锋芒,

我这几天,

可是赶走了好几个王府的世子。”

王羲之眉头一皱,

问道,

“你是说,

那些来争田产的世子们,

都会了京城?

一个都没留?”

荀蕤摸着下颌,

想了想,

说道,

“你这么一说,

好像还真是,

也就是昨天,

人就突然都消失了,

我再一打听,

才知道都回了京城。”

王羲之看向孔坦,

说道,

“君平兄,

看来京城的风,

还没有停,

连这些到嘴边的肉都不咬了,

那就只有一种可能。”

孔坦点了点头,

说道,

“令远这个消息太重要了,

我不能再逗留了,

必须返回京城,

要是让他们得逞了,

那家父的仇,

就没法报了。”

孔坦起身离开,

刘超也借口离开县衙,

庾亮看着二人的背影,

说道,

“走了孔坦,

来了刘超,

这到底是福还是祸?

逸少,

你怎么看?”

王羲之笑了笑,

说道,

“我倒觉得是个好事,

以前还总是放不开手脚,

既然皇帝派了刘超来监督,

那就是催我们快些收网了。”

庾亮眉头一皱,

回头看向陪着笑脸的顾飏,

“顾令,

你觉得有这个意思?”

顾飏笑了笑,

说道,

“我这里倒是有个好消息,

咱们的老朋友,

神算子戴洋也快到了。”

庾亮眉头微挑,

说道,

“他也来了?

看来是真要收网了。”

王羲之点了点头,

说道,

“这么看来,

刘侍郎没把实话都说了,

京城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,

西园才派戴洋过来,

辅助你我。”

庾亮眉头稍微展开了几分,

问道,

“戴洋什么时候到?”

话音刚落,

戴洋就仙气飘飘的落到了院子中央,

说道,

“自然是元规兄需要的时候,

随叫随到,

这点自觉还是要有的。”

庾亮瞥了一眼顾飏,

顾飏明白,

接下来的话,

不是自己这个县令能知道的,

找了理由就遁走。

庾亮这才问到,

“京城发生了什么大事,

西园竟然把你也派出来了?”

戴洋说道,

“京城夜火,东宫被焚,

陛下被劫,淮陵王死。”

看着二人不断张大的嘴巴,

戴洋疑惑的问道,

“刘侍郎没和你们讲嘛?”

二人齐摇头,

戴洋说道,

“来之前主公(王导)吩咐了,

乌程事情不重要,

只要感觉到一丝危险,

立刻撤往吴郡,

邓侯是值得信赖的朋友。”

庾亮二人点了点头,

又问道,

“国流兄,

今天又得到了一个消息,

在乌程的世子们,

昨天都回了京城?”

戴洋一惊,

说道,

“怪不得主公说有危险哪,

稍等,

我算一卦。”

戴洋心中念卦,

再睁开眼时,

汗已经流到了脖颈处,

说道,

“算是有惊无险,

倒也不用太担心,

京城的局势,

还是主公的掌握之中。”

庾亮点了点头,

问道,

“东宫被焚,

太子怎么样?”

戴洋说道,

“太子妃和太子都逢凶化吉、安然无恙,

元规兄不必记挂,

倒是令弟庾明,

不知所踪。”

庾亮点了点头,

说道,

“他这是想一个人把仇给报了。

国流兄,

西园可带来了什么指令?”

戴洋笑了笑,

说道,

“也算不上什么指令,

就是让你们办完了差事,

多买些酒,

以后西园的宴会少不了。”

庾亮又问,

“还有哪?”

戴洋摆了摆手,

说道,

“就这些了。”

庾亮摇了摇头,

说道,

“不对,

国流兄这个语气不对。

肯定是还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们?”

戴洋叹了口气,

说道,

“其实我是私自跑出来的,

就想找个理由,

带逸少回京城,

但路上,

我又觉得不对,

这才又改了想法。”

王羲之直接问道,

“还有谁死了?”

戴洋憋出来两个字——

王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