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269章 咱无脑听萧太尉的就对了!魏王啊,做舔狗是舔不出死战之兵的!(1 / 2)

新郑西南,洧水西岸。

山坡之上。

赵云立马横枪,正远望着西岸渡头。

身后山林之内,七千骑兵人衔枚,马裹蹄,如无声无息的兵俑般驻立。

就在昨日,萧和的密令送到了他手中。

赵云遂带三日干粮,七千轻骑从许都北面绕了一大圈,借着夜色掩护奔行六十余里,抢先一步赶到了此地。

徐晃的四万魏军,必然会在这里渡过洧水。

这里,就是萧和为他选定的伏击之地。

赵云和他的七千铁骑,已在此等候了整整一日。

时近黄昏,却仍不见有魏军身影出现。

“车骑将军,魏军迟迟未出现,会不会是他们察觉了这是萧太尉的计策,半路又退回了许都?”

身后的张燕忍不住问道,言语间略有担忧。

“萧太尉说了,若程昱贾诩之流在许都,或许能察觉到他这围魏救赵之计。”

“董昭,陈群的话…”

赵云嘴角掠起一抹不屑,面色笃信道:

“总之你尽管放心吧,吾自与萧太尉相识以来,他计策还未曾失算过一次。”

“既是他料定,魏军必会来此送死,你我就无需过多猜测,只管耐心等着便是。”

张燕心头一震,蓦的省悟过来。

自己也是长了本事,竟然神奇的质疑起了萧太尉的判断…

念及于此,张燕不禁摇头自嘲一笑。

马蹄声响起,一骑斥侯飞奔而至。

“启禀车骑将军,南面一里大道上,有大批魏军正向渡头而来,数量约有四万余人,旗号乃是‘徐’字旗。”

张燕自嘲霎时间收起,惊喜的目光看向赵云:

“车骑将军,魏军果然来了,萧太尉当真乃神人也!”

赵云却未大惊小怪,仿若习以为常一般,只淡淡一笑:

“子翼,我早说过,萧太尉说的话,我们只管照做便是,根本无需多想。”

张燕重重点头,欣然一拱手:

“车骑将军,请下令吧!”

赵云龙胆枪一横,厉声道:

“传吾之命,全军做好准备,只等魏寇渡河之时,背后击之!”

张燕慨然领命。

七千楚军铁骑,皆是热血沸腾,战意陡燃。

赵云立马于山坡,静看南面。

果然。

片刻之后,尘雾滚滚而至,数万魏军士卒,沿着洧水西岸急行军而来,很快抵达了渡头。

徐晃唯恐慢一步,被关羽抢先杀入河南尹,连让士卒稍适休整吃口热饭都不许,便喝令魏卒渡河。

新郑并非大城,渡头船只有限,一次最多容纳千人渡河而已。

徐晃却耗不起时间,一面令士卒以现有船只渡河,一面拆卸渡头内的材料,扎制成简易木筏过河。

一时间,四万余魏军士卒,拥挤在狭窄的渡头内,忙到热火潮天。

徐晃和他的四万士卒,却全然没有觉察到,渡头西面的山林中,无数双森冷的目光,正死死盯着他们。

就像是在盯着送到嘴边的猎物…

“时机已到!”

赵云枪锋一指,厉喝道:

“全军听令,随我杀进渡头,杀魏寇一个片甲不留——”

赵云纵马提枪,如一道雪亮银虹,头一个冲出了树林。

张燕手提长刀,紧随其后。

七千楚军铁骑,如下山猛虎一般,铺天盖地涌出树林,向着渡头袭卷而上。

渡头内,四万魏军浑然不觉死亡正逼近,还拥挤于岸边等着过河。

尽管徐晃已下令,将渡头内木料统统拆下,扎成简易木筏,却依旧不够用。

“公明将军,这样过河速度太慢了,天黑之前,我们最多也就只能渡一半人过河。”

夏侯杰忍不住提醒道。

徐晃盯着河面沉吟片刻,喝道:

“光靠渡头这点木材扎筏确实不够,你速调三千人,就近往附近山林间伐木制筏!”

夏侯杰当即领命,回头便调动兵马,准备往渡头外而去。

徐晃紧皱的眉头,这才稍稍松展,目光望向了洛阳方向。

“关云长,不得不说,你这招转攻洛阳之计,确实是一步妙棋。”

“也不知道这一计,是那徐元直,还是那法正为你所献。”

“不过,那二人终究不是萧和,这一计还欠火候,还是被我们识破了。”

“这中原鹿死谁手,依旧尚未可知…”

徐晃喃喃自语,若有所思,眉宇间渐燃自信。

突然。

耳边隐隐传来某种细微的异动。

一位绝顶武将的本能,令他陡然警觉起来,下意识的向着渡头外望去。

视野尽头,似乎有漫漫尘雾,正向渡头袭扑而近。

此时河上风平浪静,并非是大风天,怎会突然间出现这么大的尘雾?

徐晃手中长斧握紧,神经跟着紧绷起来,瞪大眼睛细细再看。

下一瞬,倒吸一口凉气,脸色愕然惊变。

那并非是狂风掀起的滚滚尘雾。

尘土之中,隐隐约约有无数的骑兵身影,如地狱而来的幽冥,正若隐若现。

一面“楚”字旗,陡然撞入眼帘。

楚军骑兵。

是无数楚军骑兵,卷着漫空狂尘,从身后杀向了渡头。

“这怎么可能?”

徐晃眼珠陡然间爆睁,神色霎时惊变,仿若见鬼一般。

楚军骑兵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