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凉如水,书房内烛火摇曳,映照着郭凌峰凝重的面容。二皇子和三皇子抵达后,便看到郭凌峰面色沉峻地坐在书桌前,手中握着一封信。
“先生深夜召我等前来,可是有什么要事?”二皇子率先打破了沉默,锐利的双眸直视着郭凌峰。
郭凌峰没有立刻回答,而是将手中的信递了过去,“二殿下,三殿下,你们还是亲自过目吧。”
二皇子接过信,展开细读,脸色随着内容逐渐变得凝重。三皇子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,直到二皇子看完,将信递给他,他才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。
信上的内容,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,在两人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。
信中揭露了一个惊天秘密:先皇后的孩子,也就是当今的大皇子,并非龙种,而是被皇后暗中调换的,真正的皇子另有其人!
“这…这怎么可能?!”三皇子惊呼出声,不敢置信地望着郭凌峰,“先生,这封信…可信吗?”
“信是真是假还有待考证,但信中提到的几个人名和事件,我查证过了,都确有其事。”郭凌峰语气沉稳,却掩盖不住话语中的惊涛骇浪。
“是谁写这封信?目的又是什么?”二皇子冷静下来,敏锐地抓住了问题的关键。
“信的末尾署名‘故人’,具体是谁还不得而知。至于目的……”郭凌峰顿了顿,目光扫过二人,“我想,这封信的目的,就是要揭露真相,颠覆朝局!”
书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,三人都明白,这封信的内容一旦泄露,必将引起一场轩然大波,甚至动摇国本。
“先生,我们现在该怎么办?”三皇子打破沉默,语气中带着一丝慌乱。
“当务之急,是查清真相。”二皇子沉声道,“先生,你对此事有何见解?”
郭凌峰深吸一口气,目光坚定,“我会尽快查清此事,但在此之前,还请两位殿下务必保密,不可走漏半点风声。”
二皇子和三皇子对视一眼,郑重地点了点头。他们都知道,这件事关系重大,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。
“先生放心,我们明白该怎么做。”
送走两位皇子后,郭凌峰再次回到书房,点燃一根蜡烛,借着微弱的光芒,仔细端详着手中的信件。
“故人…你是谁?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?”
郭凌峰喃喃自语,心中充满了疑惑。他隐隐感觉到,这封信的出现,只是一个开始,一个更大的阴谋,或许才刚刚拉开帷幕……
他翻来覆去地查看信件,突然,他的目光落在了信纸背面一个不起眼的印记上。那是一朵极其精致的梅花,用金色的颜料印制,若不仔细看,根本无法察觉。
郭凌峰瞳孔微缩,脑海中闪过一个模糊的画面,一个身穿华服的女子,手持一柄梅花折扇,对着他盈盈一笑……
“这…难道是……”
郭凌峰猛地站起身,在书房里来回踱步,脑海中纷乱的思绪如同狂风中的落叶般翻滚。那金色的梅花印记,如同一道闪电,照亮了记忆深处尘封已久的往事。
那是多年前,他初入京城,尚且年少轻狂,在一次宴会上偶遇一位气质高雅、容貌倾城的女子,女子手持一柄绘着金色梅花的折扇,谈吐间透着淡淡的忧伤。两人相谈甚欢,女子自称姓梅,却未透露更多信息,只说自己身世坎坷,身不由己。
这段短暂的邂逅,如同昙花一现,很快便消失在郭凌峰的记忆深处。如今想来,那女子的身份绝不简单,她的出现,或许与这封信、与这桩宫廷秘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“梅…梅……”郭凌峰反复念着这个字,试图从记忆深处挖掘出更多信息,却始终一无所获。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他知道,当务之急是查清“梅”的身份,以及她与这封信的关联。
与此同时,二皇子和三皇子也按照郭凌峰的建议,开始秘密寻找真正的皇子。他们深知此事关系重大,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,因此行事格外谨慎。
二皇子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势力,暗中调查当年先皇后生产时的记录,以及宫中人员变动的情况,希望能找到蛛丝马迹。三皇子则微服私访,走街串巷,体察民情,希望能从民间流传的传闻中找到线索。
几日后,二皇子率先传来消息,他查阅了大量史料,发现当年先皇后生产后,确实有一名宫女抱着皇子出宫,据说是要送往宫外寺庙祈福,但那宫女和皇子却在半路失踪,活人蒸发般再无音讯。
“这和信上写的一致!”三皇子听完二皇子的发现,不禁低声惊呼。他这几日在民间走访,也听到了一些传闻,传闻当年先皇后生下的孩子并非死胎,而是被人偷龙转凤,掉包了。
两人都意识到,事情越来越复杂了,他们像是走进了一个迷雾重重的森林,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。
就在这时,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了郭凌峰的书房,他手中的匕首闪烁着寒光,目光阴狠毒辣地盯着郭凌峰的后背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