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206章 各怀鬼胎的双方联军(1 / 2)

三日后,高昌城外校场旌旗蔽日。八万将士身披玄铁战甲,腰间改良弩机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阵前三百架床弩已蓄势待发。

麴文泰踏着青铜台阶登上校场高台,十二面玄色战旗在身后猎猎作响。

他的目光扫过八万将士,甲胄相撞的轻响混着战马的嘶鸣。

“将士们,西突厥如今已被东突厥覆灭。统叶护可汗的头颅,更是高悬于东突厥王庭。

不仅如此,他们还用西突厥贵族的皮制作箭筒,用孩童的血祭祀军旗。

可以说颉利那狗贼,其狼子之心已昭然若揭。

而我高昌与西突厥相邻,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。

为了避免我高昌成为下一个目标,也为了避免我们的妻女将沦为奴隶,更为了避免我们世世代代栖息的家园被毁于一旦。

本王决定不再坐以待毙,联手吐谷浑,主动出兵东突厥。”

宇文冲单膝跪地,大喊道:“大王,末将愿为先锋,踏平东突厥!”

“踏平东突厥!”

“踏平东突厥!”

……

他身后地骑兵同时举起改良弩机,高声喊道。

麴文泰抬手示意众人安静,眼底泛起猩红血丝。

他抓起案上的战旗,利刃割破掌心,鲜血顺着旗杆蜿蜒而下。

“本王在此立誓:若不能将颉利可汗的头颅悬于国门,本王便自刎以谢高昌百姓。此血为誓,天地共鉴!”

此言一出,全场将士皆被麴文泰的决心所震撼,一股悲壮而激昂的情绪在人群中迅速蔓延。

“大王!”

宇文冲眼眶泛红,单膝跪地,重重地磕了个头,“末将定随大王生死与共,不斩颉利,绝不回还!”

八万将士纷纷跪地,齐声高呼:“不斩颉利,绝不回还!不斩颉利,绝不回还!”声音响彻云霄,似要将那苍穹冲破。

麴文泰看着眼前这群视死如归的将士,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。

他高举染血的战旗,大声吼道:“起来!我高昌儿郎,站着死,不跪着生!

今日出征,便是要让东突厥知道,侵犯我高昌者,虽远必诛!”

将士们霍然起身,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。

“出发!”

麴文泰一声令下,宇文冲率领先锋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,马蹄声如雷,大地为之震颤。

步兵方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紧随其后,手中的长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。

而那三百架床弩,由粗壮的绳索牵引,在士兵们的推动下,缓缓前行。

两日后,麴文泰率领的八万大军与慕容穹的十万吐谷浑铁骑在野马川会师。

暮色中,玄色与青灰色的营帐绵延十里,炊烟与篝火交织成诡异的紫色雾霭。

当麴文泰踏入联军大帐时,吐谷浑武将赫连雄正用匕首削着风干的羊肉,刀刃与骨节碰撞的脆响在帐内回荡。

“高昌王倒是准时。”

慕容穹斜倚虎皮王座,指尖转动着一枚镶嵌松石的金戒指,

“听说贵国为了此次出兵,掏空了国库?不知承诺我的粮草是否到位呢?

麴文泰面色不变,伸手接过苏羽递来的羊皮卷,在案几上徐徐展开:“慕容王说笑了,高昌虽小,却也知一诺千金。

这是沿途粮仓的分布图,十八万大军三月的粮草,已备好七成。”

他指尖划过图上红点,“剩下的三成,正由商队日夜兼程运送,不日便到。”

赫连雄突然将匕首狠狠插在桌上,震得酒樽里的马奶溅出:“说得轻巧!

粮草不到位,难道让我吐谷浑的儿郎饿着肚子打仗?”

宇文冲按剑上前,却被麴文泰抬手制止。

“赫连将军的担忧,本王感同身受。”麴文泰取出一枚青铜虎符,重重拍在案上。

“这是高昌粮草营的调令,慕容王可即刻派人查验。若有短缺,本王愿以半数军械作抵。”

慕容穹摩挲着松石戒指,目光扫过麴文泰身后神色紧绷的大臣们:“高昌果然有诚意,请坐。”

众人落座后,高昌镇国大将军宇文冲大步上前,猛地将一卷泛黄的羊皮地图铺展在狼皮地毯上。

东突厥密密麻麻的营寨、烽火台与兵力部署如蛛网般呈现。

烛火摇曳间,高昌左相司马凌率先用手指向地图中央:“诸位,东突厥在这狼居胥山北麓集结了大量骑兵。

此处地势开阔,利于骑兵冲锋,显然是他们的重点防御区域。

我认为,我们应避其锋芒,从其侧翼迂回,寻找薄弱环节突破。”

吐谷浑的大相拓拔昭却微微摇头,反驳道:“左相此言差矣。

狼居胥山虽重兵把守,但一旦突破,便可直捣东突厥腹地,打乱他们的部署。

若迂回侧翼,虽可避免正面冲突,但耗时良久,且容易暴露我军意图,让东突厥有足够时间调整防线。”

高昌镇国大将军宇文冲接着说道:“大相所言虽有道理,但正面强攻狼居胥山,必然会遭遇东突厥猛烈抵抗,我军恐将伤亡惨重。

我们高昌此次出兵八万,若损失过多,后续战事恐难以为继。

依我看,不如先派出小股精锐部队,骚扰狼居胥山周边,分散敌军注意力,再趁机从西侧山谷奇袭。

此山谷地势复杂,东突厥想必防御相对薄弱。”

吐谷浑定城王赫连雄冷笑一声,说道:“宇文将军,你这想法过于天真。

那山谷地势复杂,易守难攻,且不说行军艰难,一旦东突厥在此设下埋伏,我军岂不是自投罗网?”

宇文冲面色一沉,正要反驳,高昌右相公孙穆开口打圆场道:“两位将军稍安勿躁。

我觉得,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东突厥其他据点的兵力分布,看看是否有更好的突破口。

比如这黑水河沿岸,据情报显示,东突厥在此处的防御似乎有所松懈。”

吐谷浑的一位将领,名叫贺鲁,他不屑地说道:“右相,你这情报恐怕有误。